hi,欢迎来到企业服务超市 服务商注册

未来 无企业 不上云!

消息来源:工业快报 发布日期:2020-04-22 浏览:129


云浪潮下,没有哪家企业能置身事外!

 

美国调研机构Gartner公司调研指出,2020年,企业“无云”就像“无网络”一样窘迫。如果企业对于信息化和数字化视而不见,势必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。

 

近日,国常会议指出,要对“互联网+”、平台经济等加大支持力度,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,依托工业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加快上线上云。在顶层架构的带动下,“企业上云”概念,再次站上风口。

 

image.png


那么,“上云”到底有哪些前世今生?为什么上至国家顶层架构、下至每一个小微企业,都需要重视“上云”?又有哪些企业已在“云端起舞”?

 

本文核心提要:

1、顶层架构政策频出,推进“百万企业上云”

2、“云”将无处不在,成社会经济新型基础设施

3、科技巨头加速布局,全面上云时代来临

4、所有企业皆需上云,实现全息数字化转型

5、疫情之下,上云速度更是企业“生死时速”


顶层架构政策频出 推进“百万企业上云”

 

企业上云,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11月27日,国务院正式印发《关于深化“互联网+先进制造业”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》:到2020年要支持建设一批跨行业、跨领域的国家级平台,以及构建一批企业级平台,培育30万个以上的工业APP即工业应用程序,推动30万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;到2025年,形成3-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,实现百万工业APP培育以及百万企业上云

 

另一个“企业上云”的重要文件,是由工信部在2018年7月23日发布的《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(2018-2020年)》:要求到2020年广泛普及云计算在企业生产、经营、管理中的应用,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,形成典型标杆应用案例100个以上,形成一批有影响力、带动力的云平台和企业上云体验中心;利用信息化技术帮助中小企业降低生产成本、提高效率,推动中小企业供应链向数字化转型。


 image.png


工信部进一步指出,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,以强化云计算平台服务和运营能力为基础,以加快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上云为着力点,以完善支撑配套服务为保障,制定工作方案和推进措施,组织开展宣传培训,推动云平台服务商和行业企业加强供需对接,有序推进企业上云进程。

 

自此,全国各地经信委陆续出台政策,扶持企业上云,掀起企业上云热潮。广州实际行动较快,马上推出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券奖补工作方案(试行)》。根据方案,企业可使用“上云上平台”服务券购买工业互联网相关应用服务,事后政府对服务券予以兑现,补助企业“上云上平台”费用。

 

image.png


河南郑州则实施了“百千企业”上云计划,对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”上云产生的服务费,按照不超过合同金额的70%给予补贴,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。对于中小企业上云产生的服务费,也按照不超过合同金额的70%给予补贴,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万元。

 

补贴力度最大的要数辽宁省沈阳市。根据沈阳市印发的《沈阳市引导企业上云实施方案》,该市安排一定资金,鼓励和支持工业和软件企业等上云,将按照年度上云服务合同实际支付额的50%给予补贴,单个企业最高限额达到200万元。

 

“云”将无处不在 成为新型基础设施

 

国家从顶层架构大力推进“企业上云”,非常核心的一点在于,云时代正在快速到来,未来竞争在于云巅,一切都将朝着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方向转型。

 

中国经济将整体“在线”,以新基础设施为底层,构建一个全新的经济生态。5G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等新基础设施,成为未来经济最重要的生产力。

 

image.png


我们对智能生活的所有畅想,也都离不开“云”。未来,“云”将为智慧城市提供数字基础设施,智慧交通、无人驾驶、智慧医疗、远程教育、智能安防等,都将得以实现。

 

从这个层面,从政府政策安排到各类资源扶持,支持云业务龙头企业形成中国强大的云计算核心竞争力,已是当务之急。不仅是因为要提振经济,还因为云计算可推动我们加速进入数字时代,提升全社会效能。从国际竞争角度,云计算、人工智能是现在和未来的最强核心竞争力。

 


科技巨头加速布局 全面上云时代来临

 

“云”基础设施搭建中,以阿里、腾讯、华为、百度等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巨头,扮演重要角色,它们不仅“以身作则”,把自身业务全部云化,而且还在输出各项能力,赋能所有企业“上云”。

 

最早嗅到云商机的阿里巴巴,早在2015年,马云就表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:上云是企业战略而不是战术,未来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,只有那些在云上的企业才能快速有效的抓住时代变化的先机,才能使用计算的能力,才能利用好数据的价值.

 

image.png


在平稳度过2019天猫双11流量峰值后,阿里巴巴宣布,其核心系统已100%跑在阿里云公共云上,成为“云上的阿里巴巴”。这项浩大的迁徙工程,把数以十万计的物理服务器从线下数据中心迁移到了云上,等同于“给在飞行中的飞机换引擎”。

 

最新一届云栖大会上,张勇提出了百新万新”,各行各业都在全方位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。阿里巴巴累积的数字能力,将全面赋能各个行业,新零售、新金融、数字政府三个领域重点聚焦。2019年,阿里云全球企业客户数量已超300万

 

截止2020年1月中,腾讯也已将旗下QQ的所有业务都搬到了腾讯云上 。也就是说,当前用户所使用的QQ都已部署在云端。据悉,腾讯微信目前已在灰度上云,且在按照自己的节奏逐步上云。

 

image.png


腾讯汤道生表示,“产业互联网是一场‘持久战’,腾讯希望和合作伙伴一起参与转型,让每一个产业都变身为智慧产业,实现数字化、网络化和智能化。”

 

C2B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,也是腾讯的独特优势。腾讯在不断强化云的平台能力,整合医疗、出行、教育等产业平台,帮助公共服务机构和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,同时凭借服务C端用户的能力和经验,通过公众号、小程序、支付、企业微信等连接器,帮助B端伙伴更好地服务用户。2019年,腾讯云全球企业客户数量已超100万

 

所有企业皆需上云 实现全息数字化转型

 

对于企业而言,“上云”更是意味着一次商业模式的革新、商业效能的迭代。企业上云,即企业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、管理、业务等方面应用,并通过互联网与云计算手段连接社会化资源、共享服务及能力的过程。

 

具体而言,云计算将应用于企业运营全环节,不仅实现企业内部运营的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精细化,而且与外部合作伙伴的连接更顺畅化、精准化、简易化,整个企业运营流程都被放到网上,从而实现“企业上云”。

 

image.png


提升企业内部运营效率:通过云系统打通企业各个管理系统,能让企业内部数据更透明,实现更加高效的流程管控、云端办公以及人效管理等。整个环节全部通透后,很多企业发现,人力是可以节省的,完全没必要用这么多人。

 

企业经营全链路智能化升级:云时代,企业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管理、服务等业务流程均发生变革。如生产过程智能化,让原有流水线、标准化生产转变为高度个性定制化成为可能;产品具备智能互联功能后,企业掌握产品位置和实时运行状态数据,让预测性客户服务成为可能,产品即服务成为常态。

 

更加科学与准确的决策:但凡企业复杂到一定程度,任何一位CEO都很难做出科学客观的决策。但是,企业上云之后,任何一位员工都可以跟CEO一样做出正确的决策。比如,即便是企业客服角色,客户打电话进来的那一刻,系统就在后台有一个数据上的智能分析,帮助客服更充分地去应对客户的需求。

 

重建营销与业务系统:当下商业环境中,传统销售模式亟需重新变革,一方面,所有销售都将逐步转到线上,“云卖货”已是现实,另一方面,全员销售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,这就需要更加智能化的云端管理平台,管控与提升每一个人的效率。

 

实时在线 与顾客永远连接:不管任何情况下,企业与顾客必须保持通畅连接,云连接的方式,能够打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边界,与顾客全方位交互,用不掉线。

 

image.png


企业成本的弹性管理:云计算还能帮助企业优化运营管理流程,利用云资源实现弹性扩张,依托云计算资源池的共享机制,有效解决企业业务量波动性强问题。比如,在旺季服务资源需要急剧增加,淡季则相应减少服务资源,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成本与经营风险。

 

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高效传统企业大量的生产、运营数据,仅在企业内部流动,而智能化背景下需要数据走出内部,让数据流动起来,更好地与供应商协同,实现柔性化的生产与供给机制。

 

疫情之下:上云速度 更是企业“生死时速”

 

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全球经济受到较大影响,企业业务受到巨大冲击。不过,有的企业能够应付自如,甚至逆势增长,但有的企业只能坐以待毙,毫无招架之力。这些企业核心的差别,即“上云”程度与能力。

 

疫情的全面爆发,阻断了供应链、产业链、需求链、贸易链,把生产力、消费动力、资本拉动力,全部隔离在家。在这个背景下,任何经济刺激政策与手段都很难起到效果。只有通过“云”,把断裂的供应链、需求链和贸易链“连接”起来,才能有效应对危机,让企业更有效地应对危机。

 

在这次新冠疫情中,电商、直播、数字物流、智能快递、大数据和云计算等,大显身手。在疫情之前,已提前部署“上云”计划的企业,就能够充分调动这些智能系统,保持企业运营与业务的稳定。

 

image.png


比如护肤品牌林清轩,数据显示,春节期间,即便武汉当地门店无一营业,业绩排名仍在全国第二。这主要归功于“云卖货”。其实,林清轩并非在疫情期间仓促“上云”,早在2018年,就开始将信息流、商品流、会员流以及门店日常业务等信息全面“上云”。

 

林清轩孙来春指出:“线下门店一定要拥抱数字化,没有回头路。”待疫情过去,孙来春打算开出3家数字化的直播门店,取消收银台,取消柜台展位,改成体验台;拆掉一侧橱窗,增设直播间。

 

2月7日起,红蜻蜓开始“云”销售,从第1天15万元销售额开始,到2月29日,红蜻蜓实现单日“云”销售额200万元。

 

红蜻蜓能够如此快速调整,同样是因为提前做好了“上云”准备。在新零售浪潮中,红蜻蜓把过去一年多累积的506万线下会员数据进行清洗、分析和归类,建立数据银行。此后,每位导购都是一个社群节点,即使足不出户,也可利用社交媒体联系顾客。顾客偏好不同,导购就对症下药:给价格偏好顾客讲解拼团办法,向看重款式的顾客推荐新款,对重感情的顾客建立会员档案拉拢人心……

 

结语:十年前,如果有人提起上云”、“云计算”,无疑是站在IT技术的前沿。如今,“上云”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,通过上云驱动业务创新、流程重构与管理变革,切实提升企业竞争力。市场已证明,云就是未来,不上云,无未来!